书接上回。 直到今天,民营企业忍辱负重的生态一直没有改变,也没有改变的迹象。民营企业,是“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重灾区,也是各种利益争夺的踩踏地,是权力寻租的“弹着点”。 民企无论大小,做不好没人会同情,而做好了就有人盯上,无一例外。而且犹如被嫖了还要偷偷往嫖客包里塞银子一样,味道岂止是吞苍蝇能相提并论的。不说能不能把民企做大做强,只要能让企业生存下去的民营企业家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忍者,他们都是事实上的佛家修行高手。 佛家说修行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民营企业家的“忍辱”功夫了得。真所谓做民企如做道场,没有修行的功夫是活不下来的。 然而民营企业家是天生的乐神。在中国敢做民企的人,都是敢下油锅的人,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他们天生有一种制造快乐的精神。 上世纪90年代后“全民经商。原来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纯粹是百姓瞎操总理的心。位卑不议天下事,人民普遍开始远离政治,当时流行的观点认为“民营企业的命运如同被强奸,与其做无谓的反抗,不如好好享受。” 在中国,能带领好一个民营企业的人,完全有资格到东南亚、非洲小国去当总统,没任何问题。尽管他们身上有不同的毛病,但是坚韧、乐观、隐忍、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所散发出来的人文精神无疑是深远的。与他们的意志品质相比较,人有点缺点甚至是大缺点也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有些大家都不愿意提的事,是民营企业不得不做的。尽管做了就担上了风险,但不做活不下去。 娑婆世界,生活就是修行。在中国能办好民营企业,就是通过了修行的大考,是一种真实无虚的得道。 值得欣慰的是,新一届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常态、“政府市场双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落到实处的工商登记改革“三证合一”等,实质上都是在为民营企业创造宽松的环境,都是在解放生产力。但历史的问题往往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一定会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民营经济仍将在忍辱负重中承担起作为百姓衣食父母的历史使命。 中国人的成长,其实就是磨砺,就是痛苦。中国民营企业就是这个磨砺和痛苦的焦点。在这个焦点上经受住了雷打火烧考验的民营企业家们,都是真正的中华好儿女,都是历史的功臣。透过光怪陆离的表面现象,全面、客观、冷静、科学、深入地看,最真实勇敢、坚韧踏实、勤奋贡献、聪慧可敬的人,实在是民营企业家。 未来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定是市场经济,因为只有市场经济者真正具有创造性。权力推动的经济无论做得多么好、多么天衣无缝,其真正的功能只是“利益分配”而非创造。而没有创造的民族,未来是不可想象的。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是与创造相适宜的制度创新逻辑上的主体。 基于此,为改革开放中的实实在在为国家民族发展、体现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正能量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修个庙宇,给个牌位,这个请求,是否斗胆? 叩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