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孩子轻松通过两场驾校考试后,因第三场路考与孩子上学时间不可调和,经请示教练说:“那就安排在国庆节放假回来的时间里把最后一场路考考完吧”。 作为步入当今社会所必需的一种最简易的技能,孩子能在他青年时通过认真学习掌握驾驶技术并能得到国家认可的驾驶证,是理所当然的好事,因为他刚进入大学校门,离走上社会尚有一段距离,相对而言,就参加驾校学习来说,机会和时间对他来说还不是什么迫在眉睫,而且,我一直认为,认真学习、掌握好驾驶技术,是对学者本人和他人的生命极端负责任的一种体现,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所以,他开始报名时,因为报名二个月后一直也没有消息,我也无动于衷,我不想“找人、拉关系”,那样会让孩子的心理上会有“倚望感”!我的意思是“随遇而安”,在学驾驶的这种事情上,我一直和孩子交待明明白白,老老实实接受现状,踏踏实实学习,不要投机取巧! 后来,是他妈妈为他报的名,交的学费,说是我办公室附近的一个人教的,也是正规驾校的一个分支,我想无所谓,只要一切是正规渠道,最终能获得正规考试并能得到国家认可的驾驶证,就行了!我没有过问孩子是如何的报名细节,到现在,我连孩子的驾校老师是什么样子也没见过,如何学习,是孩子的事,我不想掺和,我相信孩子,他已长大成人,他知道如何去真正掌握一门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但孩子在我们成人的眼里,终久是孩子!记得曾在开始学理论期间,看看要理论考试了,我看孩子还是和平时学习一样,平平静静的,我就一脸正经的和孩子说,你要是理论考过不去,我立即没收你的手机!因为孩子当时刚参加过高考,我们刚刚为他买了一个手机,他也刚刚可以理直气壮的在人前人后玩弄他自己的手机包括手机上网玩手机QQ,包括和他的往昔同学“陈更半夜”的聊天,或许还可以利用手机来一个“春心萌动”也未可知,如果突然没收他的手机,那对他的打击,想来也是不得了的,呵呵! 后来,在我的瞬间高压态势下,他学习驾驶理论的态度明显让我感到变化,说来好笑,实际上他的学习也就是两个晚上在电脑上模拟考试了几次,再后来,他驾驶理论一考即过! 后来,他进入实际驾驶学习阶段,我还是不理不问,我的意思是,学习驾驶技术,真的要靠真才实学,来不得半点虚假,那才是对孩子、对别人的一种真正的爱护!暑假里他一个人骑着电瓶车间断的去几公里外的驾校基地去学,我间断问他,“今天上车了吗?今天上了几遍车?驾校教练对你还好吗?”等等无关痛痒的话茬儿,就是没有提“要不要请教练吃饭”的事,我自己也早已拿了驾照,亲身体会、耳染目濡,呵呵,这个行业,有这个行业“规定”! 孩子高中刚刚毕业,初出校门,我尽可能的让他学一些这个社会好一些的为人处事的习惯和认识,不想让他过早的接触这个社会的阴暗面,什么做人内方外园、低调、谦虚、谨慎等等,那都是一个人在跌过无数的跟头,通过憾动心灵、伤过皮肤后才形成的,作为人之父母,疼儿是天性,明知不久的将来,要让他一个人去独立面对,可是,还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尽量自私的为孩子撑起一把大伞,为他遮风蔽雨,唉! 再说孩子吧,他国庆放假后,和教练沟通好,昨天上午是他的最后一次路考。一路过关斩将,如果他这次路考顺利通过,也就意味着他已完满结束他的驾校学习,必将取得他的驾驶合法证件,呵呵! 昨天的前一天,孩子打电话给我,说教练和他说,要上交四百元(人民币),我说为什么?孩子说“听教练说是什么提档(案)费”,我无语,呵呵,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吧,反正要到最后了,难不成还能再等一个月、两个月?孩子难得有时间放假回来,何况他的合理的驾校学习时间早够了,“唉,交吧!”,我和孩子说。 昨天上午,孩子到中午(路考)结束,我打电话询问,孩子在电话中和我说,考官在他考过后,看了他的身份证,因为时近中午,叫他下午到驾校签字。想来孩子已通过最后一次的路考,我问孩子有无发挥不正常的地方,孩子还是以平时不急不燥的语气和我说“一切尚好”! 我当时高兴的和儿子说,中午我请你吃中饭!儿子说,“考一驾照就要请吃饭,有必要吗?”,后来他可能反应过来,说“有人请吃饭,我凭什么不吃啊”?我说过后我却后悔,我白天哪有时间陪儿子吃饭啊? 父子俩在电话里嘻嘻哈哈了一阵,后来孩子到市区去办他自己的事了,我挂了电话。至昨晚近五点,孩子突然到我的办公室和我说,“教练说还要交一百五十元钱”!我说为什么?我一脸诧异!孩子说“叫什么补考费”!我说你不是(路考)通过了吗?也签过字了吗?也没有补考,为什么还交什么补考费?孩子也说不清楚,说“听教练说所有当天参考的人全交的”!我无话可说,看看时间不早了,交吧,我立即安排我的财务小女孩子立即填单付钱给他,让他立即去交钱完事!当然,按照约定俗成,学员考过后,还要集体请教练“搓一顿呢”,我对儿子说,你需要请(教练)吃饭吗? 儿子气喘吁吁的,“我请什么请?走人!” 晚上我回到家,问孩子“今天交钱(给教练),有收据吗”?孩子说“没有,钱交给教练了”!我知这钱又是“打水漂了”,呵呵! 当官要高升,要八面玲珑、烧香敬供;企业要平安幸福,逢年过节要东南西北磕头礼拜;工作位置要持久,和同仁要低眉顺眼、三天两头“打苹果”;这个社会,一个个的潜规则,呵呵,我知,我懂,我也知所有社会人亦无法置若罔闻、置之度外,包括,有多时,我也参与其中!我承认社会是一个多彩多姿的环境,这里面有太多无法理清的东西,亦如江河涛涛,难免泥沙俱下,可是,面对刚出“书房门”的孩子,作为孩子的父亲,作为成人,我有何理由、有何脸面能让孩子纯净的心灵过早的去接受一些在他看来不可思议的东西? 难道这就是我们这个和谐社会给我孩子上的第一节课? 我只能借此虚拟网络说一句: 可爱的新社会,万恶的潜规则!

|